新田科技城|多個環團批環保署為發展護航 不排除有人提出司法覆核

社會

撰文: 梁薾心

發布時間: 2024/05/17 21:36

最後更新: 2024/05/18 00:15

分享:

分享:

環保團體批評環保署疑扭曲事實、為發展護航。(資料圖片)

環境保護署今日(17日)宣布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環保署署長徐浩指,署方於公眾諮詢開始後,與土拓署及環團舉行4次會議聽取意見,又稱一直與環團保持溝通,設立歐亞水獺生態走廊及水梯等,都是土拓署聽取環團意見後提出的措施。惟長春社、綠色和平和香港觀鳥會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極度失望,批評環保署疑扭曲事實、為發展護航,且質疑署方為發計劃扭曲事實,對外聲稱與環團溝通並已作出回應,有誤導公眾之嫌。另指環保署為環評附加的條件,只屬小修小補、形同虛設,不排除有人會提出司法覆核。

環團指,署方昨聲稱環評有參考自2012年推行的「自然保育協議」環境生態數據,作為補充環評調查的基線資料,甚至指出政府擁有足夠、大量、充分、持續的生態生境研究,但環評中從來沒有就上述文獻作分析及評估,質疑政府為通過新田科技城環評誤導公眾。

環團續指,已多次批評環評疑選擇性引用后海灣的生態數據,未有善用多年的生態監測數據,例如超過20年的水鳥監測數據、黑臉琵鷺監測數據,及繁殖鷺鳥的覓食地調查數據 ,引致文獻分析有嚴重遺漏,嚴重低估新田的生態價值和影響,強調署方在未有充分採納環團對雀鳥調查、評估及緩解措施的意見下,通過一份錯漏不全的環評,將嚴重損害環評制度的公信力。 

環團又指,署方昨堅稱預留70米通道及進行美化工程,能緩解對米埔隴鷺鳥林和繁殖鷺鳥的影響,甚至錯誤地與其他截然不同的鷺鳥林作類比,質疑署方過分誇大成效,並指出發展將損害繁殖鷺鳥的覓食地,高度超過105米的樓宇更會切斷繁殖鷺鳥的飛行空間,很可能令鷺鳥林不保。

環團亦批評環保署計算受影響魚塘的功能價值和補償目標時,仍沒有包括一些對干擾敏感、對新田有特別偏好、對生境和食物有獨特要求的物種,例如歐亞水獺、在新田繁殖的小鸊鷉和白胸苦惡鳥,還有極度瀕危青頭潛鴨、易危紅頭潛鴨、近危白眼潛鴨、「本地關注」的鳳頭潛鴨、白肩鵰、烏鵰、澤鷂、黃胸鵐、青腳濱鷸、蜻蜓、兩棲類及爬行動物等。

另環團認為署方為環評附加的條件屬小修小補,完全未能對應大規模填平濕地造成的生態破壞,形同虛設;且批評一但相關補償措施成果失效,環保署及土拓署亦不需要為此負上責任,即使日後違反條件的情況也不會受《環評條例》規管。

不過,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就歡迎環保署有條件批准環評報告,認為新田科技城應盡快上馬。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責任編輯:梁薾心